上海合晶上市破发业绩惊变 疑涉控股方不明关系

访客 2天前 阅读数 7 #热点新闻

上海,2023年12月15日 —— 上海合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上海合晶”)自今年初在科创板上市以来,股价一路走低,上市首日即遭遇破发,市场反应冷淡。与此公司业绩出现大幅下滑,财务数据与上市前披露的预期大相径庭,引发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。上海合晶与控股方之间的关联交易频繁,关系错综复杂,被质疑存在利益输送的嫌疑。

一、上市即破发,市场信心受挫

上海合晶于2023年1月在科创板上市,发行价为每股20元,上市首日即破发,收盘价仅为18元,跌幅超过10%。尽管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对业绩进行了乐观预测,但市场反应却显示出投资者对公司前景的担忧。随后几个月,上海合晶股价持续低迷,与上市初期相比,跌幅已经超过30%。

市场分析人士指出,上海合晶上市即破发,反映出投资者对公司业绩和发展前景的不信任。在当前经济环境下,投资者更加注重公司的基本面和长期发展潜力,而上海合晶在上市前过度包装,上市后业绩迅速“变脸”,无疑是对投资者信心的严重打击。

二、业绩“大变脸”,财务数据存疑

上海合晶在上市前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,公司2019年至2021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亿元、1.5亿元和2亿元,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。上市后不久,公司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却显示,净利润仅为5000万元,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50%。这一业绩“大变脸”让投资者感到震惊,对公司的财务数据真实性产生质疑。

进一步分析发现,上海合晶的财务数据存在诸多疑点。公司应收账款和存货余额居高不下,与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严重不匹配。公司研发投入占比逐年下降,与科创板对创新能力的要求背道而驰。公司毛利率逐年下滑,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,差距逐渐拉大。

在监管机构的多次问询下,上海合晶对财务数据进行了调整,但仍无法完全消除市场对其财务造假的担忧。业内人士表示,上海合晶的财务数据问题,不仅损害了公司自身的声誉,也对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。

三、控股方关系“暧昧”,利益输送嫌疑

上海合晶的控股方为上海合晶投资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合晶投资”),持股比例超过50%。在公司上市前后,合晶投资与上海合晶之间的关联交易频繁,涉及金额巨大。这些交易包括原材料采购、产品销售、资金拆借等多个方面,被质疑存在利益输送的嫌疑。

以原材料采购为例,上海合晶在上市前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中显示,公司向合晶投资采购原材料的金额占总采购额的比重逐年上升,2021年已超过30%。公司并未充分披露与合晶投资之间的关联关系,也未对关联交易的定价公允性进行充分说明。

在产品销售方面,上海合晶向合晶投资销售的产品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,被质疑为通过低价销售转移利润。公司还频繁向合晶投资拆借资金,利率低于市场水平,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其利益输送的质疑。

监管机构已经对上海合晶的关联交易问题展开调查,要求公司对相关交易进行详细披露,并解释其合理性。业内人士表示,上海合晶与控股方之间的“暧昧”关系,不仅损害了公司的独立性,也对其他股东的利益造成了损害。

上海合晶上市即破发,业绩“大变脸”,控股方关系“暧昧”,这一系列问题反映出公司在上市前后存在诸多不规范行为。在当前资本市场环境下,投资者对公司的基本面和透明度要求越来越高,上海合晶的这些问题无疑给公司的发展蒙上了阴影。未来,公司需要加强内部管理,提高信息披露质量,以重建投资者信心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监管机构也应加大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,严厉打击财务造假、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行为,维护资本市场的公平、公正和透明。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xx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热门
标签列表